星期三, 12月 14, 2005
可以減緩洪水氾濫的濕地,在墨西哥灣已經萬劫不復
撰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翻譯/蔡雅鈴受到卡崔娜颶風重創之後,美國立誓要重建紐奧良和墨西哥灣沿岸社區,以更好的防護措施對抗肆虐的風暴。不過在工程師重新設計一個單一堤防之前,必須先考慮一個基本的問題:密西西比三角洲能不能復育成一個繁茂且堅強的緩衝區,可以容納大浪和上升的海平面?還是局面已經無可挽回了,得用一道480公里長的牆,將墨西哥灣檔在外面,才是解決之道?研究人員早在50年前就知道,濕地可以阻止風暴引起的大浪強侵入內陸,可是,為了阻擋一年一度的氾濫,美國陸軍兵工團在密西西比河岸築堤一直到河口,也已經100年了。雖然紐奧良的水患解除了,不過,紐奧良南邊和東邊的濕地卻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沉積物、營養鹽和淡水的補充,此外,這堤防也切斷了形成堰洲島(環繞著三角洲)的沉積物來源。在1998年科學家及工程師們曾提出一個140億美元的大型計畫,但美國國會未能批准該筆經費,該計畫的名稱為「海岸2050」,對如何復育三角洲及控制洪水氾濫,提出了詳盡的策略(參見Scientific American2001年10月號的〈水淹紐奧良〉)。七年後,來了一個大颶風,濕地和堰洲島被破壞得更厲害,傳統的復育技術也許已無力回天。研究海岸20年、美國地質調查所的威廉斯(S. Jeffress Williams)說道:「我幾年前就在兵工團的會議上提過這個議題,當時並未受到重視,不過考慮到濕地消失的速度、地層下陷、海平面上升,以及風暴強度與頻率的增加,這個問題應該立刻放到檯面上來討論。」「海岸2050」採用的方法相當複雜,例如,日本大阪所採用的單一巨大超級堤防,則需用在城市街道或私人土地周圍。另外的辦法就是以大型的堤防、水壩或防洪閘門來連接堰洲島及外部的沼澤,繞著三角洲建一道環。1953年,北海風暴引起的洪潮在荷蘭造成2000人死亡之後,荷蘭政府便同意建造這種網絡,其640公里的海岸至今也都安全無虞。負責監督建造這名為「三角洲工程」(Delta Works)的是荷蘭交通部公共工程與水資源管理處的資深工程師魏哲斯(Joop Weijers),他說道:「現在要建造這整個系統,可能要花150~160億美元。」建一道面向墨西哥灣的堤防,等於對牆內的濕地宣判死刑,因為它會改變海水與淡水混合的潮間帶。魏哲斯承認,建造三角洲工程的最初數十年中,沼澤地消失了。為了阻止此事,荷蘭工程師改變策略,以設立一長串水閘門,來取代牢固的堤防,巨大的水門平時開放讓海水進入,只有當風暴接近時才會關閉,另一個改進則是產生更自然的水流。結果,濕地便不再消失。「義大利威尼斯正在進行的防洪暴潮工程也能讓我們有更深刻的了解。」麻省理工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師布拉斯(Rafael Bras)說道。這個古老的城市將倚賴其潟湖中的可移動式防洪閘門,它們平時平放在海床上,只有在極大潮來臨時才會升起。他還提到,現今弗羅里達州的大沼澤地,對復原自然淡水水流的努力,以及舊金山灣南邊1萬5000公頃濕地的成功復育,都是更好的借鏡。同時,「對於路易斯安那州東南部的復育,我們需要以新的角度來思考。」紐奧良大學的沼澤專家利德(Denise Reed)說道。就算密西西比版本的「三角洲工程」真能保護濕地,還是需要類似「海岸2050」的計畫來彌補先前造成的損害。雖然全美國1/3的海鮮在這個區域生產、70%的遷移性水鳥在此過冬,它消失的速度依然不少於每年6萬4750平方公尺,而卡崔娜可能又使破壞加速。實際調查雖然才剛開始,但是利德預期,卡崔娜的巨浪異常深入地將海水推向沼澤內部,「這些鹽份很可能會進到土壤裡,」利德說:「而且不易被沖洗掉,大面積的沼澤草地可能因此由根部死去。」紐奧良的教訓或可做為已位在海平面高度的城市的借鏡,譬如紐約或是邁阿密。全球暖化模式指出,本世紀內海平面會上升1~3英尺,而且風暴的強度與頻率也會增加。「就算你相信海平面和風暴活躍性的增加是屬於自然週期,」威廉斯說道:「但這些週期也長達25~30年,而我們現在才進行到第8年而已。」此外,這些週期總是不斷循環的。美國地質調查所最近完成了對所謂的海岸易受損指數(Coastal Vulnerability Index)公式的細微調整,它可以預測開放海岸在海水高漲時面臨的危險程度。儘管事情拖不得,專家認為美國不應該在紐奧良四周貿然建立新的保護措施。「政客們想要立即行動,」魏哲斯評論道,但是「這需要長期策略。」那麼他的建議為何?「你得學會如何與自然共處,而非與之對抗。」【本文出自科學人2005年12月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