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31, 2005

太神了 歐洲鴨 彰化有混種


【記者朱正庭、簡慧珍/連線報導】
原棲地在歐洲的紅頭潛鴨與青頭潛鴨,四天前在台灣被發現混合種現跡,加拿大卑詩省鳥類學會前會長瓊恩?麥肯吉 (Jo Ann MacKenzie)鑑定照片後,以「這非常、非常稀有」來形容。
曾任中華野鳥學會理事長廖世卿表示,兩隻鳥互相混種的狀況十分少見,何況是遠道來自歐洲的鳥類,而這也是台灣開始記錄鳥類以來,首次發現。
發現這罕見混合種的鳥友吳錫欽說,四天前他在彰化漢寶濕地賞鳥時意外拍得這隻「奇怪的鴨子」,事後翻遍國內野鳥圖鑑,沒找到一模一樣的雁鴨圖片,他發電子郵件把圖檔寄給數名賞鳥人士,有人回覆這隻雁鴨「很像」澤鳧。
今年世界水鳥會議主席廖世卿則請加拿大紀錄鳥種數量最高保持人的瓊恩鑑定,初步判別為紅頭潛鴨與青頭潛鴨的混種,在其他地區也極為罕見,她並建議撰文刊登在「Birding Asia」等國際鳥類研究季刊,公布這項消息。
廖世卿指出,遠離原棲地被發現的稀有「迷鳥」在國外多會受到相當重視,像英國某一個只有五百位居民的小鎮,因為發現稀有鳥類,幾天內湧入五萬人次,可見這小小生物的魅力。
台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讓許多珍稀鳥類選擇在此棲息、過冬,除了台灣藍鵲、帝雉、藍腹鷴等台灣特有種外,在馬祖還發現百年來未見蹤跡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廖世卿表示,許多國際賞鳥人士都大讚台灣是賞鳥天堂。
吳錫欽直到昨天都不太相信如此「好運氣」,他強調,順手拍到「稀有中稀有」的野鳥,太神奇了,他要好好思考申請登錄發現紀錄的事。
二○○三年三月開始,台灣國際觀鳥協會及交通部觀光局積極向國際賞鳥人士招手,許多國際賞鳥公司也開始推出到台灣的賞鳥行程,兩年多來已超過八十個賞鳥團。
廖世卿說,賞鳥團停留時間約十至十五天,而且上山下海,有時甚至搭飛機到馬祖、金門,平均團費(不含國際段機票)約新台幣十八萬元,比一般觀光團的經濟效益高很多。 【2005/12/31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