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06, 2006

學測拿高分》生物地科 多練習圖表解讀

本報記者楊德宜/專題報導
生物、地科考題傾向圖表判斷,國立武陵高中生物科教師許根火說,考前要多練習圖表解讀,地科教師黃忠雄說,現在地科出題趨勢也偏解讀圖後原理,重視學科連結。
京都議定書 必了解
許根火說,時事題可能會以京都議定書命題,與溫室效應相關,考生至少要了解會議的目的、背景,考生應知道哪六種溫室氣體納入管制,題型可能是出一篇文章和圖表,描述氣體的特性。
納入管制的六種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
禽流感火蟻 易出題
許根火說,禽流感包括病毒學、免疫學、生理學,偏重高二、高三範圍,如果出題比較容易出現在自選題,上次學測的火蟻防治屬外來種問題,今年可能會考植物的外來種,例如小花蔓澤蘭等。另熊貓新聞可能以生物適應範圍出題,問考生熊貓屬狹適應或廣適應、限制的因子為何。
許根火說,生物科以外來種、族群變化最重要。前者重點有能量的流動,例如以生產者固定,比較生態系的總生物量,另外,能量轉移的效率每年都會出,勤做考古題。
第一章還要注意元素循環,例如氯循環、碳循環,和環境優養化問題連結,生物間互動關係,例如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競爭,第一章附錄的實驗操作也要注意。
曲線座標 要會計算
第二章著重生存曲線和生長曲線的分別,要會判斷生存曲線的縱、橫座標意義,以及各生物的生存策略、人類保育生物的方法,而族群變化率可能要考生以年齡結構圖連結台灣人口老化、少子化問題。
此外,生物互動曲線,例如生物獵食、競爭引起的互動,環境引起生物族群的變動,要了解彼此的差異,附錄提到動植物族群密度的測量方法,如動物的捉放法、植物的方格取樣法,也應知道如何計算。
第三章生物多樣性的意義,要將群集和生態系的差別、生態系的基本組成是什麼,群集的變動如何消長列為複習重點。
第四章強調生物對環境適應策略,尤其是紅樹林的各類植物適應河口生態系的方法、策略,考生要了解本土生物和分布生態系間的配合。第五章強調環境,各類汙染要注意,例如臭氧層破壞、酸雨、溫室效應,要了解氣候暖化對哪類型生物影響最大,特別注意孓遺生物。
地科四領域 有概念
黃忠雄說,地科的四大領域:天文、氣象、海洋、地質的考試比重平均,準備天文部分要有空間概念,解題需要物理、化學基礎,望遠鏡的功能是考試重點,望遠鏡的口徑是決定功能最重要特徵,有時會出簡單計算。
氣象方面,地面天氣圖常考鋒面、等壓線、高低氣壓等,海洋部分,要留意海洋觀測的鹽溫深儀,地質的岩石相對礦物來得重要,岩石又以火成岩較重要,因為火成岩的分類可推演出很多結構性知識,例如岩石的結晶顆粒粗細受岩漿冷卻速度決定,過去只考描述岩石的特徵,問是什麼岩石,現在應要歸納各種岩石屬性、特徵。板塊的相關題目每年都會出現,因為可以和地震考綜合題目。(系列四) 【2006/01/06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