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保育團體今天起展開搶救台灣水韭行動,生物學者和荒野保護協會義工趕赴陽明山夢幻湖,移除影響水韭生長的其他強勢植物,希望清出湖泊四分之一的面積,讓水韭順利發芽生長。但因陸生植被嚴重,搶救行動能讓多少水韭重生,並不樂觀。
這也是國內少見的瀕絕植物搶救行動,因事涉生態保護區的管理法則,使這項搶救行動只有保育界和義工得知。
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張宏林說,荒野的濕地小組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師大生科系張永達教授、特有生物中心黃朝慶老師,已多次探勘夢幻湖,研擬拯救台灣水韭的方法。目前確定,要先劃設樣區並移除樣區內影響台灣水韭生長的強勢植物,例如水毛花、日本針藺、稃藎、柳葉箬、泥炭蘚、芒草等。
今天帶隊上山的師大教授張永達指出,夢幻湖的陸化其實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到底保育界該不該用這樣的人為干預方式去移除陸生植物,也一直存在著爭議;但夢幻湖既然已劃為生態保護區,台灣水韭又有重要意義和研究價值,如果完全放任陸化現象不管,將導致台灣水韭的滅絕消失,實在非常可惜。
因此,張永達和荒野決定初步先畫出四分之一的夢幻湖面積做為樣區;從今天起的連續幾個周末,帶領義工到當地移除部分陸生和水生植物。張永達說,由於每年12月至隔年3月,是台灣水韭孢子囊破裂,經由風力擴散族群的重要時期,因此希望這一波搶救行動,可讓多一點的台灣水韭順利發芽生長。
不過,他也表示,夢幻湖的陸生植物實在是非常強勢,植被厚又密,這次行動能搶救多少台灣水韭新生,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在移除強勢陸生植物後,更重要的是找到土壞漏洞晶化處理,從水文著手,恢復夢幻湖水位,才是更根本的做法。 【2006/02/26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