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東旭/綜合報導
大陸對外爭取油源,對內也持續開發替代性能源,其中的「乙醇汽油」(酒精汽油)近年推廣已有成就。目前全大陸有五個省境內全部使用添加酒精的乙醇汽油,另有四個省的廿七個重點城市也在試用,乙醇汽油已佔全大陸汽油消費量的百分之廿,每年節省一百萬噸的汽油。
大陸從二○○三年起陸續宣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全省及河北、山東、江蘇、湖北等四省廿七個城市,全面停用普通無鉛汽油,改用添加百分之十酒精的乙醇汽油。乙醇主要由玉米、甘蔗、馬鈴薯等澱粉性作物發酵而成,其中玉米產量大,是大陸製造乙醇的第一主力品種。
由於率先使用乙醇汽油的省份均為產糧大省,每當豐收時經常面臨糧價傷農,又有多年堆積已久的陳化糧,透過以糧轉換酒精的方式,一能緩解石油緊缺,二能解決糧食轉化有利連接工農產業,一舉數得。以玉米三點二公斤可生產一公斤的乙醇計算,消化玉米一千多萬噸,即可使農民增加上億元人民幣收入,因此獲得農民的支持。
專家指出,乙醇汽油增加含氧量,燃燒更充分,汽車的排放總量減少百分之卅三以上。剛開始用乙醇汽油的駕駛人指出,乙醇汽油比較沒勁,車輛動力不足,甚至比汽油更費油。但經專家調校配方後,現在的乙醇汽油動力性能與普通無鉛汽油一樣,耗油量還要少百分之六。
根據今年中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上呈全國兩會的報告統計,大陸目前已有每年混配一千萬噸乙醇汽油的能力,乙醇汽油的消費量已占全大陸汽油消費量的百分之廿。大陸已成產世界上繼巴西、美國之後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國。且如果全大陸都使用含百分之十的乙醇汽油,大陸每年可節省四百五十萬噸汽油。
乙醇汽油的環保性令人稱道,據率先推廣的吉林省環境監測發現,在全省九個主要城市調查,使用乙醇汽油期間,城市空氣中的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季均值與使用普通汽油同比下降了百分之八與百分之五。 【2006/04/24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