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17, 2007

食物腐壞》食物香變臭 胜肽在作怪


【聯合報/記者李名揚、郭錦萍/報導】
多數食物剛煮好時,香得不得了,但放沒幾天,只要開始腐敗就臭不可抑,同一種東西、成分相同,從香到臭,是怎麼個過程呢?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所教授周正俊指出,細菌、黴菌等微生物,是造成食物腐壞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有微生物卻可改進食物品質,例如金華火腿上面長有很多絨毛狀黴菌,可增添火腿的風味,另外如優酪乳、豆腐乳、泡菜、酸菜,以及乾酪等具有特別風味與質地的食物,也都是經由微生物發酵而成。不過這類食品算香,還是臭,看法就非常分歧了。
同一種微生物,也能造成完全不同的食物加工效果,例如醋酸菌,可用來製造醋,但若紹興酒開瓶後沒喝完,裡面的醋酸菌就會使酒變酸,讓酒變得難以下嚥。
到底是那些東西讓食物腐壞後發出臭味?輔仁大學食品系主任陳政雄說,蛋白質是氨基酸聚合物,蛋白質分子量太大,不具揮發性,所以沒有味道;但若被微生物切斷為氨基酸,或由數個氨基酸組合成的胜月太,這些小分子因都帶有氮,所以很容易在接觸空氣後就形成有臭味的氨(NH3)或硫化氫(H2S)。
有些食物腐壞後會「流湯」,那是因為蛋白質具有保水性,結構破壞後,組織裡面的水就會流出來。
食物的腐壞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腐敗生產物,其中毒性最強的就是屍毒或稱死體毒(ptomaine),這是蛋白質中的離氨酸、精氨酸或鳥氨酸腐敗時所產生的毒素。離氨酸是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成分,牛、豬、魚肉都有。精氨酸與鳥氨酸,多存在動物的結締組織,如骨、軟骨、皮、肌腱等部位。這也是動物性食物腐敗比植物性食品更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更臭的原因。

【2007/03/07/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