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17, 2008

斷橋解析》護橋安康 無線光纖上陣

2008/10/15
【聯合報╱本報記者蔡惠萍、楊正敏】
橋墩被淘空,是否可以提前偵測,避免重演后豐斷橋事件。國家地震中心發展出沖刷監測技術,偵測橋柱附近環境的變化,提前發現橋柱沖刷的現象,及時發出預警,採取應變補強措施。

國家地震中心主任蔡克詮說,橋梁的監測技術國內外都已發展多年,唯獨橋墩的沖刷偵測還在開發階段,主要是因為颱風、豪雨時河水的衝力太大,連橋墩都可能被沖斷,更何況是小小的檢測儀器,技術上有困難。

地震中心研究員林詠彬說,開發出的沖刷監測系統,早期是利用光纖,現在是利用無線感測技術。他指出,光纖要拉線,無線感測技術就能直接把測到的訊號傳出,透過無線網路就收得到。

蔡克詮說,感測器要放在堅固到可以不怕暴漲河水湍急衝力的鋼管中,才能抵擋巨大的石頭、浮木的破壞力。

鋼管會連結橋墩,並深入橋柱下的土壤中數公尺。蔡克詮說,這個鋼管上會有幾個內含偵測器的小洞,可以偵測到外界環境的變化;本來是土壤的地方,若換成是水,訊號就會改變,也就表示,土已經被沖刷掉,橋墩有淘空的情形,利用無線傳輸技術,將訊傳到主機中,就能獲得橋柱沖刷的狀況。

蔡克詮說,這套偵測系統曾在民國93年時艾莉颱風時用過,裝在台中大度橋,未來整套系統需要校驗,提高偵測的可靠度,也讓裝置可以在惡劣的情況下禁得起考驗。

地震中心已開發出橋梁沖刷的監測技術,未來除了會裝在即將重建的后豐橋外,也正評估是否設置在台中南投間的烏溪橋與跨越曾文溪的國姓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