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5 |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 |
台北時間今年2月27日,智利發生規模8.8大地震,強大威力改變了地球的質量分布。 美國太空總署(NASA)科學家計算後發現,智利地震導致地軸稍微偏移,地球自轉也快了一點點,讓每天縮短1.26微秒。 「地軸偏移」、「自轉變快」,究竟稀不稀奇?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副教授洪淑蕙指出,這並不算很「炫」的事,因為平常的風能和潮汐,造成地球每天延長或縮短的時間,就超過智利地震的影響千倍以上。更何況「1.26微秒」根本沒人感覺得出來。 洪淑蕙解釋,所謂「地球自轉」可想像地球繞著穿過質心的一條假想軸-「質心軸」轉動,智利地震的成因是納斯卡板塊隱沒於南美洲板塊,讓整個球體的質量分布稍微改變,所以造成質心和質心軸些許移動。 至於地球轉動變快,是因為智利地震與「板塊隱沒」有關,可以想像成納斯卡板塊略為「往裡縮」,讓地球整體的轉動慣量變小。 但是,地震算是地球自身的「內力」作用,沒有外力干擾,根據角動量守恆定律,地球的角速度變大,轉得快了一些。 洪淑蕙舉例,當冰上的滑冰選手伸展身體時,轉得比較慢;身體一縮起來就越轉越快了。 每當大地震發生時,民眾常容易想到世界各地的地震是否有「連動關係」?智利、海地、四川地震會不會讓台灣也跟著發生地震?洪淑蕙指出,過去普遍認為地震只和當地地質有關,如果只有這樣,長期的地質觀察應該可以準確預測地震,事實上並非如此。 美國加州的Parkfield地區在1857、1881、1901、1922、1934、1966年都發生過大地震,約25年一次。照理來說,下一次大地震約在1990年附近,但是卻遲至2004年才發生,這就代表地震發生可能不具周期性,不能只靠當地資料判斷。 洪淑蕙認為,地震是全球板塊的一種動態連動行為,如果A地發生大地震,能量傳到B地時,也要剛好讓B地的累積能量超過臨界,才會引發B地地震。 換句話說,只要計算地震波傳到另一地的時間,就可以判斷兩個地震有沒有關係。 地震學家發現2001年中國青藏高原崑崙地震產生的「洛夫波」在800多秒後傳到台灣中央山脈南段地區,觸發底下斷層錯動,引發一連串微震活動,不過智利、海地、高雄地震發生時間太遠,彼此間並沒有關係。 地球是一個不均勻的球體,以目前人類工程發展看來,運用大規模的鑽探進行地質的觀測,還是有難度。 洪淑蕙說,不過地震波可以輕易穿透地下,就像給地球做「斷層掃瞄」一樣,科學家們再利用地震波到達的時間等資訊,即反推地質現況。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