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月 24, 2006

94學測解題》自然科--出題靈活 生物圖畫錯

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高中老師指出,今年學測自然科出題靈活,不過生物有一題出自南一版教師手冊,還有一題圖形畫錯有老師認為應該送分;物理、地球科學各有一題超出範圍,地科還有一題無法判斷答案。
補教及高中老師指出,今年物理、化學比去年難,生物、地科則比去年容易,不過高二部分出題較多,加上題目靈活,對自然組考生比較有利;另外生物考禽流感,是聯合報「新聞中的科學」數周前介紹過的知識。
生物補教老師黃偉指出,自然第十四題與南一版基礎生物教師手冊第十三頁一模一樣,龍騰和康熙版完全沒提這種出現在水域環境的倒金字生態塔,老師若根據南一版教師手冊補充教學,學生可現賺兩題。
黃偉表示,第十六、十七題問昆蟲的繁殖倍數,只要把數字代入公式,就可算出答案,根本是考數學,不是考生物,對學習生物概念完全沒幫助;建國中學老師廖達珊則指出,第十一題的圖形畫錯,從魚指向水草的兩個箭頭,應從水草指向魚才對,她認為這題應該送分,不然認真思考的同學反而可能無法作答。
物理補教老師劉上聰表示,今年物理仍偏重電磁學和力與運動,出題方向與過去相同,題目靈活,不能靠記憶,尤其第六十一到六十八題,綜合物理、化學、生物,出得很漂亮;不過第卅四題考游泳不戴泳鏡無法看清景物的原因,是考折射,超出範圍。
地科補教老師張含淳指出,第六十題出現「穩定度」一詞,高中生沒學過,題目中對穩定度的說明又不詳盡,根本無法據此回答,因此答案應為「(D)資料不足,無法判斷」,但高中生恐怕很難有勇氣回答這個答案,這題明顯超出範圍。
張含淳又說,第五十九題「海溫」應改成「氣溫」,比較不容易造成誤解;中山女中老師陳淑華和建國中學老師李文禮則認為,第五十七題題目敘述海溫,用圖卻寫氣溫,會讓考生無法判斷答案。 【2006/01/24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