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19, 2006

搶救海岸》西子灣要養灘 找回戲水客

記者鄭朝陽/報導
為了提供2009年世運會海上運動競技場所,同時找回流失的沙灘,內政部營建署將與高雄市政府聯手展開搶救西子灣計畫,大膽仿效澳洲的岬灣養灘經驗,塑造西子灣彎月型的自然沙灘風貌,如果養灘效果好,預計可帶來龐大的休閒產業商機。
目前西子灣海岸的沙灘持續流失中,且沙灘的寬度太窄,無法提供作為沙灘及海上運動競技場地,必須設法以人工養灘方式擴大腹地。
高市府把養灘計畫呈報內政部營建署,營建署徵詢海洋工程等方面的學者專家後,已同意這筆預算。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組長王安強指出,包括澳洲、夏威夷、西班牙、日本等國家都有岬灣養灘成功的案例,塑造月彎型的沙灘後,招徠難以計數的遊客,不但挽救不斷沖蝕、瀕臨死亡的海岸線,也帶來飯店、水上活動等產業,創造不少商機,因此值得一試。
海洋大學教授邱文彥說,西子灣就在中山大學大門前的海岸線上,黃昏看落日、入夜後情人聽濤聲,是歷史悠久的浪漫約會地點,除了有國外的成功案例當基礎外,國內確實也該徹底省思,多年來沿用日本採剛性人工構造物(如海堤、消波塊)阻擋海浪的作法,該不該改成軟性的岬灣養灘工法?
西子灣養灘計畫將創國內岬灣計畫首例,邱文彥說,即使嘗試失敗,也是國內相關專業界很好的教材,從錯誤中學到真正的本土經驗。 【2006/01/19 民生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