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4月 09, 2007

綠色燃料 恐成生態劫難

環保生質能 推廣不易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廚餘油就是生質油,由於能源與環保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而生質能源是一種兼顧環保並可永續經營的能量來源,所以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重視。
生質柴油屬於生質能源一種,由廢食用油及大豆、向日葵及油菜等能源作物所提煉出來,而能源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籽實榨油後經轉化為生質柴油,燃燒之後再釋放出二氧化碳,進行「碳循環」,因此被視為再生能源,它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視為零,也不致加速全球氣候暖化。
雖然生質柴油的開發作為一種替代能源被業界看好,但是卻鮮有生產商業化的例子。這主要來自植物油的成本不低。
生質柴油也存在一些技術限制。由於它比普通柴油粘度高,因此在低溫下會降低可用性,低溫時很容易堵塞汽車油路,馬力輸出也比一般石油大約減少5~7%。在冬天使用生質柴油必須加入添加劑或者其他的保溫措施。在濕熱環境下,長期儲存生質柴油可能會造成油中微生物和細菌滋生。
而且,據環保組織「地球之友」說,生2005年一篇報告說,馬來西亞森林濫伐,有87%可以歸因於民眾伐林改種生質柴油作物。因此,「以其對地方和全球環境的衝擊而論,生質柴油的破壞力尤甚於傳統石油」。
【2007-04-09 聯合晚報】
綠色燃料 生態劫難
僅僅幾年前,荷蘭政壇和環保團體還為荷蘭迅速採用「永續能源」感到振奮。荷蘭能達此境地,部分得力於勸誘發電廠使用生質燃料,尤其是來自東南亞的棕櫚油。
在政府補貼激勵下,能源公司變得非常熱心,設計了只用生質燃油的發電機。理論上,生質燃油比煤炭等化石燃料乾淨,因為它是由植物提煉。
但是去年,科學家研究印尼和馬來西亞棕櫚園的作法後,這個綠色童話開始看來更像環保夢魘。
歐洲對棕櫚油的需求,導致東南亞雨林大片大片被清除,也造成當地過度使用化學肥料。
科學家說,更糟的是,棕櫚園不斷擴大,使用的土地往往是以排乾泥炭濕地及焚燒林木而來,使大量碳排放到大氣裡。
根據荷蘭國際濕地組織和荷蘭戴伏特水力所研究人員去年12月發表的研究報告,印尼已迅速成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國,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大陸。科學家認為,碳是全球暖化元凶。
國際濕地組織是個保育團體,發言人艾力克斯.卡特說:「這實在令人震驚,也完全粉碎了我們當初採用棕櫚油的一切正當理由。」
在追求更環保能源的過程中,生質燃料一向是基石,許多科學研究卻發現,生產生質燃料有時可能比化石燃料產生更多有害排放物。
因此,許多國家的政界人士開始重新思考以巨資補貼生質燃料是否值得。這些經費用來資助汽車和工廠,鼓勵他們不分青紅皂白採用公認有益環保的所有這些燃料。2003年生效的「歐洲聯盟生質燃料規章」,要求歐盟所有會員國2010年前達到5.75%交通工具採用生質燃料的目標。這套規章現已重新檢討。
總部在哥本哈根的歐洲環境局專家彼得.簡森說:「妥善產製生質燃料,可以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但這有很大部分要看是哪些植物及如何種植、如何加工,最後,你可能比化石燃料少排放90%,或多排放20%。」
荷蘭是綠色能源領袖,目前正帶頭致力辨別哪些生質燃料真正有益環境。
荷蘭政府、環保團體和荷蘭一些「綠色能源」企業研擬追蹤進口棕櫚油產地的計畫,以便檢證哪些產品是以負責任的方式生產。
在美國和巴西,生質燃料多半是乙醇(美國以玉米製造、巴西以甘蔗製造),用來驅動本來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在歐洲,生質燃料多半是當地油菜籽和葵花油,用來製造柴油燃料。
植物油有少數未進一步提煉就用來代替柴油的例子。但隨著許多歐洲國家推動多用綠色能源,從熱帶進口植物油愈來愈多。
表面上看,支持採用生質燃油的環保方程式很簡單:生質燃料因為是由植物提煉,它們在生長時吸收碳,燃燒時釋出碳,理論上等於中和了碳的排放。
但在阿姆斯特丹主持「地球之友」組織反棕櫚油運動的雷恩.柯雷頓說,生質燃料未經充分研究,有關方面就趕著推動這項產業。
英國環保團體「生質燃料觀察」支持暫停補貼,直到更多研究確定不同地區的各種生質燃料是否都以無汙染方式生產為止。
一些環保團體說,棕櫚油無法以合理價格永續生產。他們表示,棕櫚油現在價格低廉,是因種植方法不顧環境且剝削勞工。
Biox公司幹部布林克曼說:「是的,棕櫚油業一直有害群之馬。」Biox是一家新公司,計畫在荷蘭建三座棕櫚油發電廠,電廠將使用公司在自有林地以其所稱負責任方式所種棕櫚提煉的油。
他說:「現在,顯然要供應歐洲市場生質燃料和生質能源,必須證明你是以永續方式生產,證明你產生較少的二氧化碳,而不是排放更多。」(摘自紐時週報,呂理甡譯)
【2007-02-12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