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5
【聯合報╱本報記者黃福其】
上月底台北縣淡水河浮洲橋附近出現俗稱「港內烏」的烏魚群暴斃;釣客發現新店溪魚兒變大,大漢溪濕地生物物種、數量明顯增加,連黃緣螢、條背螢等高水質指標昆蟲也紛紛現蹤;學者說,這些都是河川水質變好的生物指標。
台大森林環境與景觀資源學系教授柯淳涵,去年底率團隊完成大漢溪新海一期、二期及浮洲等三處人工濕地生態變化調查,發現三處濕地鳥類物種分別增加18科71種、27科86種、21科48種,其中保育類有第一級(瀕臨絕種)的黑鳶、遊隼,第二級(珍貴稀有)的鳳頭蒼鷹、紅隼、彩鷸,第三級的紅尾伯勞、喜鵲。
目前在大漢溪濕地築巢、產卵、育雛的鳥類,有紅冠水雞、白腹秧雞及保育類彩鷸等留鳥,以及候鳥花嘴鴨等。本月初,有四隻以台南官田為主棲地的第二級保育鳥類水雉現身,至今未離去,因水雉目前在國內被估計不到250隻,此事引起保育團體重視。
柯淳涵說,濕地的藻類、植物、昆蟲、兩棲類及鳥類形成食物鏈,鳥類位居端頂,當水鳥數量及種類越繁多,顯示當地食物鏈結構穩固、生物物種豐富。
目前大漢溪濕地還有台灣窗螢、邊褐端黑螢、黃緣螢及條背螢等不同螢火蟲,以及日本絨毛蟹、台灣草蜥等保育物種,還有叫聲如狗吠的貢德氏蛙、對水質環境要求很高的白頷樹蛙;植物則出現過去瀕危、台灣特有原生的台灣萍蓬草、田蔥等。
螢火蟲達人陳燦榮說,螢火蟲是環境指標生物,光害、噴灑化學藥劑、汙染水質都會危害生存;幼蟲分陸生、水生兩類型,兩年多前大漢溪濕地僅有陸生型的邊竭端黑螢、台灣窗螢;至於水生類型的黃緣螢、條背螢,幼蟲只能存活微鹼至微酸間的水質,水質指標性甚至高過蝴蝶、青蛙,如今兩種水生螢火蟲現身,顯示水質確實變好。
國際水利環境學院游進裕博士在2005至2006年為環保署調查淡水河魚種、建置名錄。他說,從魚類觀察淡水河水質好壞,主要是看周緣性魚類(可稍耐淡水之海水魚或可稍耐海水之淡水魚)活動範圍、數量、大小為指標。
上月底大漢溪浮洲橋附近「港內烏」魚群暴斃,游進裕說,港內烏是周緣性魚類,會從淡水河口洄游進淡水河感潮河段,兩年前調查時只在新店溪發現過,在大漢溪就沒有,尤其浮洲橋一帶調查了三季,任何魚類連一條都沒有,如今有港內烏群暴斃,顯示水質變好,烏魚群才會游進大漢溪浮洲橋段。
釣魚聯合團野塘研究社近幾個月在新店溪中正橋附近,屢屢釣到破紀錄大魚,包括96.5公分長、17斤重的草魚,以及112公分、96.5斤重的大頭鰱等,引起轟動。
游進裕說,人會主動避開空氣品質糟的地方,大魚也不會生活在懸浮固體濃度高的水域。新店溪釣得到大魚、大漢溪有烏魚,北縣拆砂石廠、大力改善水質是主要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