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4 【聯合報╱記者 楊正敏】
台灣大學地質系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等國際研究團隊,發表利用珊瑚特性,重建南亞地震周期的研究成果,獲「科學」(Science)刊登,這項研究提高了地震周期推論的準確度,可以提供東南亞各國政府擬定未來防災的策略。
2007年9月12日在西蘇門答臘南側的明達威群島,發生規模8.4的大地震,兩個世紀前,西元1833年,當地也記錄發生規模9.0的超級地震引發大海嘯,這些地震都在大自然紀錄器的珊瑚上留下蛛絲馬跡,利用精準的珊瑚定年技術,就能往過去重建大地震的規模、次數及模式,並放眼未來,估計地震可能發生的時間及大小,及早擬定對策及救災準備。
台大地質系副教授沈川洲表示,生活在海邊潮間帶的微孔珊瑚,外型會因地震造成的地面高度變化而改變,過去十幾年來,加州理工學院及明尼蘇達大學,利用這種珊瑚的形貌及特徵,了解近代活動的模式。
他指出,這個區域的地震是印澳板塊隱沒至歐亞板塊引起,當地震發生時,地面及相對海面高度會因而改變,生活在海邊潮間帶的扁圓狀的微孔珊瑚,成長外型會因而改變。海面上升時,數年後,形成中間凹下的杯形(cup)。
反之海面下降,海邊體型較小的珊瑚會暴露在海面上;而體型較大的扁圓狀微孔珊瑚外環活體,上部分會因暴露而死亡,下緣部分則繼續往四周生長,中間凸出,形狀看起來像帽子(hat)。
因此利用此種珊瑚的表面形貌及特徵,可以重建了解地震活動的模式。
在珊瑚的生長外型開始變化的骨骼上取樣,進行定年,便可以知道海面變化的時間,因此得知發生大地震造成海面改變。
屏東恆春和墾丁曾在2006年發生規模七的強震,沈川洲說,當時並沒有造成海面明顯的變化,較難記錄在珊瑚中。
沈川洲說,加州理工學院和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雖然可以從珊瑚形態、特徵了解近代地震活動的模式,但對珊瑚化石卻難以精確定年,誤差都數十年到百年之間。
五年前台大加入研究團隊,精進「珊瑚鈾釷定年技術」,把誤差縮小到個位數,甚至比一年還好,整個研究總算有了突破。
研究發現,過去700年來,這個區域每隔約兩百年,會有一次持續數十年,規模8左右的大地震群;在幾個大地震過後,會有一個規模九的超級地震,把累積兩世紀的能量完全釋放。
根據過去測得的四次周期紀錄推斷,2007年明達威群島規模8.4的大地震,應是最近一次大地震群的開始,若構造運動模式不變,推估每6到13年會發生一次規模7到8的地震。
在大地震群最後出現的超級強震,則可能距現在30年左右後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