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知先贏/光催化劑 細菌見光死 |
2010/02/08 |
【聯合報╱郭錦萍/輯譯】 |
科學家在82年前發現青黴素後,人們一度以為,細菌將不再威脅生命,但後來大家開始知道,濫用抗生素殺菌或滅菌,細菌會突變形成抗藥性,藥用的愈多,細菌反撲的力道也愈驚人,因為有些感染疾病甚至已出現無藥可醫的險境。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的中國籍教授商建古,則研究出一個好點子,讓細菌「見光死」。他研發出一種新合成的光催化劑,只要可見光照一照就能消毒殺菌,更厲害的是,這種光催化劑,即使光線消失,仍能發揮作用。 商建古(音譯)表示,由於這種新型催化劑和藥物大不同,它只是和光線結合,較不會引發細菌的「抗藥性」。也因消毒方式簡單,所以可以用在淨化飲水、手術消毒,以及去除電子儀器或光學儀器那些惱人、難除的指紋。這篇研究報告是發表《化學物質期刊》的網路版上。 這種增強型光催劑主要成分,是以氧化鈦為基質的氮氣化物,當可見光撞擊到催化劑時,會讓鈦基質上產生複合電子空穴(electron-hole),根據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合作的研究發現,加入鈀毫微粒到基質後,鈀粒子會把電子捉住,空穴則會和水作用產生帶氫氧根、會殺死細菌和病毒的新型武器。 即使把燈關掉後,鈀微粒還會緩慢釋出捕捉電子,且作用可持續約24小時。不過在黑暗中的殺菌、去汙效果,會比有光線時差一些。 目前常見的光線滅菌,多是應用紫外線,但前述這種新型光催化劑,只要有陽光或一般的室內照明就能作用,不需另加設備,簡單又便宜,所以美國能源部對這項研究也出資贊助。 郭錦萍/輯譯 資料來源/每日科學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