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1月 01, 2010

超級細菌解析/超級細菌 天不怕地不怕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


在培養皿中,不同圓圈代表不同藥品對抗細菌的效果。 法新社

歐洲的科學家近期才發出警告:疑似源於印度等南亞國家的「超級細菌」NDM-1可能擴散威脅全球人類健康。不到一個月後,臺灣也遭該超級細菌侵襲。
衛生署立即公告「NDM-1腸道菌感染症」列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其後證實在印度遭受槍傷意外的某媒體外景攝影師,在當地就醫時感染了帶有抗藥性基因的肺炎克雷白氏菌,所幸該患者並未發病,屬於腸道無症狀「帶菌者」,也讓政府與國人鬆了一口氣。

根據國外報導,「超級細菌」讓曾是現代醫學對抗傳染病、微生物感染的最重要武器—抗生素一路挫敗,難道一旦染上超級細菌真的會無藥可治?

超菌不是單一菌種



愈來愈多專家警告,動物用的抗生素也應妥善管理,若濫用會增加細菌突變,產生更強的抗藥性。法新社

在擔心憂慮前,先介紹公眾認識這些超級細菌是何方神聖。首先,超級細菌不是單一菌種,也非首次出現在人類醫學史上。

最近聲名大噪的超級細菌「NDM-1」,是New-Delhi metallo beta-lactamas(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1型)的簡稱,是一種可產生酵素、破壞抗生素的細菌基因。

攜帶多種抗藥基因

所謂超級細菌(super bug),其實是攜帶多種抗藥性基因的細菌,即「多重抗藥性」細菌的俗稱。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廖有地說,面對抗生素這個「敵人」,細菌會利用不同的遺傳工具、不斷地改變遺傳策略,有效增加生存機會。



因為實驗室不乾淨,讓佛萊明意外發現了殺菌的盤尼西林。圖取自網路

廖有地說,抗生素的作用機制各有不同,細菌在繁殖、生長過程中,會不斷分裂增生。有些抗生素會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如盤尼西林;或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如老虎黴素;或是干擾細菌DNA(去氧核糖核酸)的複製或轉錄,抑制細菌重要新陳代謝物的合成等各種機制。

另外有些抗生素的作用則是破壞細菌細胞外膜,讓抗菌藥物能侵入細菌細胞,使細菌內含物凝結成一團進而導致細菌死亡。

由於細菌對許多抗生素出現抗藥性,科學界正積極尋找新的抗生素。廖有地說,中研院團隊也正朝研究新作用機制的抗生素方向發展;不同於傳統抗生素,新型的抗生素希望在細菌細胞繁殖分裂前,即達到殺菌作用,以期減少抗藥性的產生。

抗藥性機制有4種

細菌抗藥性的機制可分為4種形式。

第一種是產生破壞抗生素作用的酵素。就像 NDM-1,屬於 β-內醯胺酶(β-lactamase)酵素。張上淳解釋,細菌分裂繁殖、合成細胞壁可能需要多種酵素作用,有的抗生素就是抑制這些酵素,使其不能合成細胞璧;但抗藥性的基因分泌其他酵素,就像「反飛彈裝置」,破壞抗生素。

第二種是細菌鞏固自身「碉堡」。抗生素會攻擊細菌核糖體,所以細菌透過改變或是隱藏自體結構機制,產生抗藥性,例如最常見的超級細菌「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就是此種機制。

第三種是改變新陳代謝,即若遇到抗生素阻礙代謝,其代謝作用與路徑會改變或迂迴找尋其他路徑,最終仍完成存活必要的代謝過程。

第四種抗藥性機制,張上淳比喻,就像是形成「防護罩」,改變細胞璧結構、不讓抗生素穿透進去,或是用主動幫浦抽水(pump out)機制,將進入細胞的抗生素排除出去。

「抗生素過度使用」,是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最主要因素,張上淳說。

突變基因繁殖擴大

細菌在複製、繁殖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突變,子代複製錯誤導致 DNA 序列改變,變得跟親代不同。多數帶有突變基因的個體可能因不適應環境而無法存活,但也可能以相當低的機率存活下來(在複製過程突變發生率約為10的10到15次方分之一的機率),因此細菌也可能因合成酵素能力發生突變,因而產生對抗、抵制抗生素的能力。

雖然偶發的突變個體對整體細菌群落而言屬於小眾,但若人類頻繁地使用許多抗生素,反而會讓這些帶有突變基因的細菌獲得生存優勢,進而繁殖、擴大這種帶有突變基因細菌的數量。

另外,不靠自體突變,直接從別的細菌體內獲得抗藥性基因,也是一種產生抗藥性的方法。細菌有能力進行個體間遺傳物質的水平傳遞交換。

廖有地比喻,細菌跟細菌就像兩艘戰艦,其中一艘使用小艇輸送抗藥性基因去另一艘戰艦。發生這種水平傳遞抗藥性基因狀況時,兩菌之間必須要接近,需要有一定的濃度,或是親緣關係相近等各樣條件,才可能成功傳遞抗藥性基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