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10, 2011

化學元素解析/原子量不固定 科學界新共識

化學元素解析/原子量不固定 科學界新共識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

10個化學元素的原子量,即將從固定的數值改為一個範圍,起因是元素的同位素組成沒有固定的比例關係。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副教授沈川洲指出,具有兩個以上同位素的元素,在不同的地方,如海洋、地殼、大氣或外太空,其同位素的比例都沒有恆定,所以原子量並不是一個固定值。 沈川洲認為,未來「國際理論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還會更動更多元素的原子量。
沈川洲舉例,水(H2O)由氫和氧組成,但是如果依原子量,自然界中穩定的氫有氫-1(含量99.9885%)、氫-2(含量0.0115%,稱作「重 氫」、「氘」,元素符號D)、氫-3(極微量、有放射性,稱作「超重氫」、「氚」,元素符號T);氧也有氧-16(含量99.757 %)、氧-17(含量0.038%)、氧-18(含量0.205%)3種,排列組合下的「水」其實可以細分為9種,只是絕大多數的水都是「氫-1 」和「氧-16」的組合。
沈川洲說,在海水蒸發時,分子量小、比較「輕」的水就容易先蒸發成氣體。相對海水而言,一般來說海面上水氣的氫-2約少了8%、氧-18則少了1%。
水氣聚集成雲後降雨,比較「重」的水落下的比例較高,相對較輕的水氣(雲)就一路飄進南、北極區;回頭和海水相比,極區雲的氫-2少了30%、氧-18少 了5%。「所以在赤道海面撈一杯海水,和在南極挖一塊雪,兩者H2O的輕重差很多!」因為經過自然界的蒸發及降雨過程後,氫和氧的平均原子量在極區雪中比 在一般海水中都來得小。
自然界中同位素差異還有許多例子,例如植物吸收大氣的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經生化循環後,葉片裡的碳比大氣裡的碳來得「輕」,單就碳-13含量來說,在葉子裡的含量可以比在大氣中少一至兩成。
沈川洲說,比較極端的例子是鉛和釷;鉛有四個穩定同位素,為鉛-204、鉛-206、鉛-207及鉛-208;在鐵隕石、石隕石及地球上的現代沉積物中, 鉛的同位素比值可以相差好幾倍,主要原因是受鈾系放射性母核種的組成不同及其長期衰變的結果。釷的同位素釷-230和釷-232組成,在火成岩裡,其比例 約為1比100萬;但在珊瑚、洞穴鐘乳石等的碳酸鹽類石灰岩中,其同位素比例甚至可以到1比1。
教科書經常提到科學家利用碳-14來測量古物及化石的年齡,沈川洲指出,同位素還能提供更多地球科學及人類學等有趣的運用。
例如透過海洋生物殼體的氧同位素記錄,揭露出地球過去百萬年來,穩定的冰期-間冰期的十萬年循環週期;可以利用動物骨骼的同位素比值,知道牠的棲地位置及可能的食性;如果是洄游魚類,可以用魚耳石的氧同位素變化,探究牠的洄游歷史。
鉛的同位素比值在考古學上,可判別古器物,例如青銅器及陶瓷的原料來源,進而了解古文明的當時經濟規模、社會發展及文化脈絡。
首張周期表 出自門得列夫

我們的生活中所用的東西,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而且樣態變化多端。 圖/大是文化提供
化學從「煉金術」(在中國則是「煉丹房」)開始發展,「原子」的概念起於英國科學家道耳吞(John Dalton)的「原子說」,而「分子」的概念則由義大利科學家亞佛加厥(Amedeo Avogadro)闡述。 19世紀時,隨著人類發現的化學元素越來越多,科學家們開始發現元素的性質似乎有規律。例如有人提出「三元素組」,把元素每3個分成一組,也有人畫出「螺旋圖」試圖排列元素,還有「六元素表」、「八音律」等,都是想找出元素間的規律關係,只是效果有限。
1869年3月,俄國科學家門得列夫(Dmitri Mendeleev)在他的論文「元素性質與原子量的關係」中,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和他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他利用「原子量」從小到大作為排列依 據。當時發現的元素有63種,他卻大膽畫出67個位置,把空格依照位置暫時命名為「類硼」(和硼相似)、「類鋁」、「類矽」等等,門得列夫認為多出的4個 空格只是還沒發現而已。沒幾年後,類硼、類鋁、類矽真的被發現了,就是現在的鈧、鎵、鍺。
此外,門得列夫還重新測定了許多元素的原子量,在1871年12月發表第二版元素周期表。
但門得列夫也發現,周期表依原子量排列會有不規則情況,例如碲的原子量比碘重,但從化學性質看來,碲卻要排在碘之前。1913年,英國科學家科學家莫塞萊 (Henry Moseley)在X射線的實驗中,認為原子核的正電數目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提出「原子序」的概念,並以此重排周期表。
目前通用的周期表依原子序由小到大排列,也經過多次修訂。橫列稱為「周期」,直行稱為「族」,截至去年為止,共有118個元素。

註/目前發現118個元素,但有9個仍無中文名稱。 非報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