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17, 2014

宇宙解析/星光無數為何夜空黑暗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
晚上的天空為什麼是暗的?最直覺的答案大概大家都答得出來,因為晚上太陽在地球的背面,所以照不到光。但太空中有這麼多星星,每顆星星發出來的光都會擴散,就像用手電筒或探照燈往眼前照一樣,所以照理來說夜晚的天空應會被星光覆蓋住,相當明亮才對?這是相當有名的「夜空佯謬」,1823年時由德國天文學家歐柏斯提出,曾引起相當大的爭論。歐柏斯假設,靜止的宇宙中,均勻分布著同樣的星體,若以地球為中心,畫出許多同心的「天球殼」,則在距離地球10光年球殼上的星星,亮度是距離地球20光年球殼上的星星的4倍。不過20光年球殼上的星星數量,也會是10光年球殼上星星數量的4倍,所以兩個球殼所發出來的光,對地球人來說,看起來是一樣亮的。由於每個球殼對夜空貢獻的亮度相同,所以累積的效應應該是無限亮的天空。1901年,物理學家開爾文解開這個弔詭理論:宇宙的年齡有限、光的速度也有限,以地球的年齡約為50億年來說,我們只能看到距離地球50億光年內的星星,因為50億光年以外的星光,都還沒到達地球,換句話說,我們看向夜空中黑暗的部分,其實就是在回顧歷史。宇宙紅移也是另一合理解釋,因為宇宙正在膨脹,當可見光傳到地球時,光的波長已轉變成微波,所以我們看不到星光。


全文網址: 宇宙解析/星光無數為何夜空黑暗 - 新聞中的科學 - 線上學習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1620#ixzz2wBWHtoJn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